文、圖 | 光仁文教基金會、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
聖經中常鼓勵信友彼此互助,同心合意為主服務,將白白得來的白白分施出去。懷著謙卑學習的心,並因著在愛德中服務的體認,天主教光仁文教基金會及天主教光仁社會福利基金會行政管理中心的15位同仁,於5/18~5/22日,前往澳門、香港明愛,觀摩總會及其所屬幼兒教育及社會福利機構早期療育、智障或多障者之職訓及生活自理訓練與照顧等各項服務發展。一路行程緊湊,總共參訪了2個總會及11個機構,大家獲益甚多,更親身體會到天主的大愛,時時看顧著弱小的兄弟姊妹,得以在天父的羽翼下尋到庇護。
明愛幼稚園是澳門明愛唯一的幼兒園,於1994年成立,連同教會一貫發揮「光與鹽」的效能,推動營造幼兒全人發展的教育與教學環境。同時以藝術教育為主軸,讓幼兒從小接觸藝術、創造藝術、分享藝術,重視每一位幼生的獨特性,鼓勵並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及潛能。行走在幼兒園的廳堂、藝術創作教室,一件件幼生的畫作、泥塑或懸掛牆壁或擺設架上,都讓我們一行人深深感受到園方在藝術教育的深根與種類的多元化。特別有趣的是,每間教室公佈欄都有著畫十字聖號的可愛圖示,很容易讓幼生進入基督的愛中。福傳的課程教材交流是我們這次參訪的重點之一,也是近年我們在幼兒教學設計及教師培訓一直推動的工作項目,因此當獲知幼兒園是引進香港一系列教材時,更讓我們對接續的行程有著更多的期待。




澳門明愛總署位於岡頂前地,在潘志明總幹事及同工的熱情接待及說明中,我們了解到澳門明愛會前身是由耶穌會的陸毅神父創立的「利瑪竇社會服務中心」,最初服務當地的難民及移民,於1971年正式成為澳門天主教教區屬下的機構,最後易名為「澳門明愛」。因應社會發展需要,現今將服務面向推展到老人、復康、家庭及兒童、社區、教育、社會企業。我們參觀的主教山兒童中心即是明愛深根重度障礙者的其中一個服務展現。潘總幹事說:「別人不做的,天主教會來做。」也透過外展服務,不斷調整服務方式與內容,希望曾經受過幫助的人能回饋社會。明愛會的服務廣泛多元且符合社會需要,亦成為人才的搖籃,培養更多共同理念的人來投入社會服務。


香港明愛會總部於1953年創立,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香港明愛的宗旨是「以愛服務,締造希望」,衍伸出來了四句使命:「扶助弱勢社群、發展人的才能、致力溝通和解、建立回饋精神。」,這四句使命在明愛所有的機構都掛置在門口最顯眼的地方,不只提醒員工服務的精神,更讓所有進到機構的服務使用者、家長、志工、社會大眾都清楚了解明愛服務的精神,進而將教會做社會服務工作的意義傳遞給更多人。明愛可說是香港最大的慈善組織,分有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賓館及餐飲等四類服務,前三項服務主以發揚基督愛人精神。也因明愛服務遍及全人,由此顯現賓館及餐飲服務為教會開源的重要,我們參訪位於九龍的明愛賓館即為其中一個,設有40個客房,分有單、雙人及家庭房,環境乾淨整潔、服務親切,很適合商旅及自由行住宿落腳的選擇。


明愛共有2間幼稚園及9間幼兒學校,每一個園所都兼收輕度弱能的幼兒,全然的愛與教導每一位小朋友。兒童日常作息及自理採用蒙特梭利教學法,課程內容包含語文、體能、藝術、科學及時事。品德教育採用公教真理學會出版的「星光伴我~幼稚園宗教及道德教育」系列書籍,書中所列聖經故事都融合並引發小朋友對自己、父母、社會、環境的關懷,從小經驗天主的慈愛,還搭配有著兒歌、遊戲及可愛的圖片,讓幼生能很容易地親近基督,教師手冊同時讓老師們可以更快地掌握教學目標與重點,延續基督精神。


在特殊教育服務的部份有:明愛樂幼學前教育及訓練中心,服務0-6歲發展遲緩或智能障礙、自閉症的兒童及其家庭。目前在香港自閉症的比率有上升的現象,但普遍在發現後需要等候一年至二年才能進入早療中心,明愛樂幼即是在此時介入,服務等候中的兒童及其家長,中心亦提供早療時段課程及到宅服務,為有需求的家庭服務,成效良好。
而明愛樂義學校,有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招收中度至極重度的兒童及青少年,共建「多元一體」的學習模式,在不同的課程策略中作有系統的轉銜,順利延續不同階段的學習,將學生的需要置於優先考量,處處可見辦學之用心。更令我們感動的是,郭永恆校長大方提供課程架構及相關教學評估工具,無私愛的分享令我們非常感佩。


明愛樂務綜合職業訓練中心服務15歲以上、輕度智能障礙並有潛力到一般職場就業者,服務內容有職業訓練、輔助就業、在職培訓、再培訓計畫及其他訓練計畫。除由陳永祥經理及黃少芬副經理接待外,並由中心所訓練有能力的服務使用者為導覽大使,親身帶領我們做環境參觀解說,訓練其溝通能力,更讓我們感受到中心服務的用心。樂務訓練中心結合企業、商家資源,內部則重現職場真實環境及工作流程,使訓練服務使用者訓練一年後可轉介到一般職場。而位於九龍紅勘的樂毅、樂然兩間展能中心,共服務100名中度到極重度的成人身心障礙者,在這裡我們看到職能治療介入的豐碩成果。顧振華社會工作督導主任及史精華主任除熱情款待,還贈送我們一套精美的自編教案及一個復健器材,真正體悟到在主內大家庭的照顧與愛德。


在成人服務的工作上,另有樂健庇護工場,服務126名中度智能障礙或精神障礙者,融合「小作所」與「庇護工場」經營模式,是以“商人”的管理方式,提供包裝、加工等工作,並提供社交、康樂活動及認識社區活動。明愛樂薈牽為身障人士的社區資源中心,中心運用社區當中的資源,轉而提供給身障人士多元服務,例如藝術、音樂、學科等課程,都是利用社區中有專才的社會人士,抽時間來為身障者上課,中心最特別的畫作是一幅整面牆的「天堂路」,旁邊融入置物櫃,還畫上了明愛會的標誌,是每位訪客最讚嘆的地方。


藉著此行,也讓我們有機會拜訪了澳門的主教山聖堂(又名西望洋聖堂)、香港天主教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聖德肋撒堂等,領受聖者面對艱難道路,仍堅忍堅信傳播主恩的決心及信德的體現,「天主在十字架上伸出雙手,好能擁抱世界,直至最遠的角落」―耶路撒冷的聖啟,鼓舞著我們繼續在公益服務的路上行走,因為在不同國家、地區、族群的中間,都會有天父慈愛的大能彰顯,「你們都該同心合意,互表同情,友愛兄弟,慈悲為懷,謙遜溫和」―伯前3:8,讓我們將恩寵傳報施行於世上。
